- 钢笔怎么清洗墨渣?
- 旋幕的同音词?
- 书法的飞动和稳健是如何统一的?
钢笔怎么清洗墨渣?
首先,打开笔盖,从笔杆上卸下笔尖部分(也可以说是笔握部分)。这一步通常都是直接从笔杆和笔握部分的连接处旋开即可。
如果你的钢笔使用墨囊或者上墨器,将其从笔握部分上拔下来。为了节省,在清洁后可以继续使用墨囊或上墨器中的墨水,可以用胶带封住墨囊或上墨器的开口,以免墨水挥发。
步骤2:冲洗
把笔握部分放在水流中冲洗几秒,这样可以洗去容易除掉的墨水,为下一步做好准备。
清洗钢笔是要用冷水或者常温水,因为热水可能会使一些部件变形或受损。
步骤3:浸泡
准备一杯干净的水,把笔握部分浸泡在里面。当水的颜色被墨水染成深色,换一杯水。重复更换,直到浸泡一小时后水还是清的。注意有些墨水——尤其是那些饱和度高的或防水的——要用更长的时间才能完全清洗干净。
一般来说用自来水浸泡就可以了,但如果你的自来水矿物质含量较高,可能使用蒸馏水会更安全。
步骤4:晾干
把笔握部分从水里取出,晾12-24小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可以笔尖朝下放在一个垫有柔软平滑的布或纸巾杯子里,这样更容易把笔尖里的水分引出。
旋幕的同音词?
“旋幕”指的是旋转的屏风。以下是“旋幕”的几个同音词:
1. 玄墨:玄祖之墨,亦指墨汁颜色暗黑。
2. 绚木:木材中色彩斑斓的部分,指色调花纹等具有美感的部分。
3. 眩目:光线过于强烈,刺眼难于观赏。
书法的飞动和稳健与书论中讲的"沉着痛快″同理。大意指书写时既要遒劲有力,又要笔法流畅。
行书只注重飞动,那么笔画容易飘浮无力。只注重沉着稳健笔画容易呆板无生气。在沉着稳健中求飞动,是既矛盾而又统一的难题。要达到行书的这一用笔境界如何破解?
最主要是练笔力,练习篆书、隶书、楷书基本功,使行书用笔有篆籀之意,行书用笔也可顶着纸面逆行,使其和纸面产生抗拒力,写出来的笔画沉着有力。在此基础上写熟练了,稍放一些就会写出稳健飞动的效果。
宋代书家米芾书法作品《多景楼诗帖》。有沉着痛快,稳健中含飞动的效果。气格雄健豪迈,笔势纵横,气象万千。(如图)。
苏东坡对米芾评价很高,他曾说:"海岳平生篆、隶、行、草书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
林散之评米芾行书时说:"米字沉重痛快,能天马行空"。
书法的飞动也好,稳健也罢,皆出于书法人的心手,书法人心手达到的程度则是文化底蕴和书法造诣相贯通的结果。单就书法造诣而言,苦练到一定程度方能达到"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的程序,再与作品内容的理解相结合,便可完美表达书法作品的意境。
而这里讲到的飞动,应是指书法进行中较快的运笔速度,所对应的是稳健的运笔,说白些就是指行笔的快与慢,疾与涩,着墨的润与枯,重与轻。看似简单的问题,确是书法美学中所反映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糸,反映在作品中则表现为字的体势和章法。
这种飞动与稳健的呈现,大多是表现在行书和草书体,您要在楷书里飞动那就不成体统。总体说,书法稳为呈体,快为取势,古人多有论及。虞世南说“草即纵心奔放…”。孙过庭说,“草贵流而畅”,翻译过来:草书以奔放畅快为佳。张怀瓘则说:“龙虎威神,飞动增势”,更说道“风骨为体,变化为用”。
那么如何才能得心应手掌控这种运笔的飞动和稳健呢?本人以为除了苦练还要讲求其他。比如执笔,许多人讲了许多方法,关键是要窍。唐书法家蔡希综说:“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苏轼更有妙论:“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当使指运而腕不知”。这种执笔的微妙要书者自己体会才能得法。
当然,一幅书法作品中,何处当疾,何处当缓,是与您所书字体章法及对作品内容的表现而定,很难几句话表达清楚,也是考量书法人的文学素养和对书法意境的表现功力,应由友们自己去品味。
个人理解,有误欢迎批评。 谢友邀!
书法的飞动、稳健、统一是书家用实力来说话的,它既是书家功力的体现,又是学识、气质的流露。
书法是境界与性灵的产物,是书家对自然的观察而悟出的规律;至达到天人合一的意象创造。
书法的飞动和稳健统一,主要多体现于草书上;草书结构多变,体势飞动不拘,波澜起伏,狂而不乱,最终追求合皆、完美、统一的目的。
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认为这是由我们“学习不同的书体”这一行为所得到的结果。也就是说无论是刚健的风格也好,是飞巧灵动的风格也好,都是我们学习才会的造成的结果。
但是除了我们学习之外,还有其他的原因在,我认为这就是和书写者个人的性情和人格特质有关。但是这个因素我们今天先不谈,只说书体学习的影响。
一、飞动和稳健的对应书体
具体地说这是我们学习静态书体和动态书体的结果。总的来说,动态书体是行草书,从书体特点上来讲,行草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笔画的飞巧灵动、顾盼生姿。尤其是笔画和笔画之间的游丝引带、字与字之间的粘连。造成了书法书写上绵延不绝的特点。
而这样的书写特性也要求书写者足够高深的书法技巧和书法技能之外,还需要灵活用笔,尤其是腕部的灵活挥运。
关于这一点,其实我们经常看书法家挥运的时候就可以很容易觉察到。
相应的,可以培养人们稳健书法风格的对应书体就是静态书体了。静态书体包括篆书、隶书、楷书。
从书写特性上来说他们的笔画较多独立,并无更多实质上的联系,即便是有联系也只是在神韵上的顾盼,而不是像动态书体那样有明显的游丝引带。
在书写速度上相对较慢。我估计是没有人能像书写行草书那样的速度来写楷书、篆书吧。因此,在书写上相互对独立的笔画和书写的速度较慢,逐渐使得静态书体具有稳健的风格。
二、能否相互交互统一?
这两种风格看似是矛盾的,实际上有很多书法家不仅能够将这两种风格表现得很好,而且有相当的书法家可以将这两种风格熔铸的很好。比如王羲之和赵孟頫。
王羲之的书法俊秀是毫无置疑的,但是同时他又是清健的,如果没有稳健,恐怕再清秀的书法也会变成软塌塌的字,从而毫无韵味。
相传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小时候曾经很骄傲,认为自己的书法天下无敌。有一天,他写了几个自认为不错的字拿到大街上到处夸耀,结果一个没有胳膊的残疾人见了之后,哈哈大笑,说他用脚写的都比柳公权写的好,还评价柳公权的字柔媚无骨,是烂泥扶不上墙。
柳公权很惭愧,虚心向他请教。那位残疾人疾书二十字赠给柳公权: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日后柳公权刻苦练习,终成大书法家。
这个故事虽然是说明人不要太骄傲和勤奋的重要性。但是它也从侧面印证了我们学习书法一定要注意骨力,而骨力在风格上的体现就是清健、稳健的风格。
三、如何统一?
我认为统一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静态书体的同时一定要学习一种动态书体作为补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楷书、行草书的学习互补性。
然而,可惜的是,很多书友认为自己一生精力有限,最好能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一种书体上。这样的想法固然不错,但是如果只是学习一种书体,对于其他书体一点都不涉及,也是有问题的。
当然,我们学有一个侧重点,那自然是应该的,但是我认为最好还是可以涉猎其他的书体。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书法更灵动一点。同样的专注于行草书的朋友最好能学些静态书体,让自己的书法更稳健一点。
俺认为飞动和稳健并不矛盾呃。飞动之中也有稳健,稳健之中也有飞动。如果人为地把书法的飞动和稳健割裂开来,就是片面的,不妥的。
书法的飞动和稳健是统一的。进行书法创作时,不能单纯的追求飞动而失去稳健,也不能单纯的追求稳健而失去飞动,一定要把飞动和稳健兼顾起来。这样写出来的书法作品才是雅作而又是俗作。
书法创作是十分微妙的、技术含量高的“工程”,有些事情更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主要看自己的功力、悟性和现场发挥。因为书法创作不是写字。
以上都是俺的老师教我的,也不知道有木有道理。反正我是接受老师的这个说法了。嘻嘻!